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云南 > 怒江 > 怒江旅游指南 > 怒江傈傈族自治州介绍 旅游攻略推荐
怒江旅游Nujiang
 | 

欢迎您访问怒江!

想去0

去过0

怒江傈傈族自治州介绍

http://nujiang.cncn.com  2008-12-10  怒江旅游网

    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型气候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高。全州总面积约2141万亩,全州每年总降水量约为286亿立方米,还有西藏高原、迪庆流入的过境水量,总径流量为873亿立方米。  

     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为34.65%,蓄积量为13789.58万多立方,是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比较高、原始森林面积比较多的地区。其中珍稀林木的蓄积量更为可观,有秃杉(台湾杉)、珙桐、三尖杉、楠木、紫檀、香樟、乔松等等,经济林木如漆树、油桐等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能资源丰富,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主要河流有怒江、澜沧江、独龙江,从水系上可分为怒江、澜沧江、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。 

      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,上游藏语称“那曲”,意为“黑水河”。它流经贡山县的齐那桶后称为怒江,怒族语称“怒米挂”,也是黑水的意思。怒江流经云南境内的贡山、福贡、泸水,由潞西进入缅甸后,称萨尔温江。它最后的归宿是印度洋,而在中国境内和怒江州境内的流程分别为1540公里和316公里。   
     整条怒江都被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峙着,大山的挤夹使这里形成了一条300多公里的峡谷。峡谷相对高差达2800-3800米,多呈“V”字形,江水就从这“V”字的尖底部流过,两边尽是平均坡度在40度以上的大小山梁和峰脊。很多人把这峡谷称为“东方大峡谷”或“神秘大峡谷”。 
     这个东方大峡谷中生息着傈僳、怒、独龙、白、藏等少数民族。东方大峡谷森林覆盖率为70%,国家级自然保护区--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,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,是一座万物“基因库”。东方大峡谷从北到南横亘近千里,通公路近300公里,也是世界之最。怒江有九十九个急流,七十七个险滩,相传这是怒江姑娘急于要见大海哥哥而留下的脚步。 

    在贡山还发现了古老的岩画,怒江及其  支流独龙江上,还保留有溜索、藤桥、铁索桥等各式桥梁,宛如一座活的桥梁博物馆。   
  傈僳族和独龙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产、生活用具独具民族特色。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,保存有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,有“伴朵”、“迪母瓦”、“盍什”等民俗节日。怒族有“仙女节”、独龙族有“卡雀哇”等民俗节日。他们穿自制的麻布衣、火草衣,显得古朴大方。傈僳、怒、独龙等民族性格豪爽,热情好客,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。怒江地区民俗丰富多彩,尤以傈僳族的刀杆节,独龙族的镖牛习俗最为独特。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,原始宗教、喇嘛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并存。   
  怒江州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,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,境内的“三江”峡谷地带,从峡谷底到梁峰顶,分布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,栖息着种类繁多。   
  怒江是我省高山河谷探险和考察民俗的重要旅游区,六库距昆明635公里,至大理235公里,至保山150公里。   

   最早生活在四川、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,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。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,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、保山、迪 庆、德宏、大理、楚雄等州、县和四川的西昌、盐源、木里、德昌等县。 
  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,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。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,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。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。《创世纪》、《我们的祖先》等神话、传说,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,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。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。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,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,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。 
 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,有“盐,不吃不行;歌,不唱不得”之说。民歌朴素感人,曲调丰富,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,有模仿动物动物的,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。传统乐器有琵琶、口弦、四弦和芦笙等。 
 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,种植玉米、水稻、荞麦等。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,崇拜自然。有的也信仰基督教、天主教。 
  傈僳族现有人口55.74万多,云南有55.71万人。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,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其余散居在丽江、迪庆、大理、德宏、楚雄、保山及四川省凉山州等地区。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,即藏缅语族的一支。公元八世纪时,傈僳族先民便居住在雅砻江、金沙江两岸的广阔地区,公元十五至十九世纪间,逐渐迁移到澜沧江和怒江流域。狩猎在傈僳族的传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傈僳族人待客热情,礼仪也十分特别。 
  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,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色的差异,又分为白傈僳、黑傈僳、花傈僳三种。白、黑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,麻布长裙。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,长可垂肩,头上以珊瑚,珠料为饰。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。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、海贝或银饰。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,上衣右衽,腰间系一小围裙,长裤,青布包头,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。永胜、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,妇女均喜欢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,头缠花布头巾,耳附大铜环或银环,裙长及地。行走时显得婀娜多姿,优美迷人。


  腾冲的傈僳姑娘出嫁,其他嫁妆可有可无,但一定数量的花裙子和佩带是必不可少的。她们的包头是用各色布料做成的,上面镶嵌着贝壳、银饰等。加上耳坠、手镯,当她们载歌舞的时候,会发出一阵悦耳动听的响铃声,撩人心弦。姑娘们颈项上挂着用许多种颜色和式样串成的项链,有玻璃、水晶做的,也有用珠贝、玛瑙做的,璀灿夺目,华贵庄重。脚上还配有藤蔑削成的,又黑又亮的漆箍和各色布料缝成的套筒,更显得精干利落。新嫁娘的连衣裙是用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白五种颜色的布料直拼成的,穿上这种衣服显得更加妩媚动人。